艺术需要追求吗?那是当然。
畅销电影的画面是能显著提高受众的审美趋势。
而缺乏文艺表达的电影最后都会因为内容的空洞乏味而受到市场厌弃。
这方面,25年之后的好莱坞电影就是佐证。
宁皓经过在《大汉天子》的探班,自己就会开始寻找艺术与通俗之间的平衡点。
已经不需要石仁建费心了。
证明就是他之前已经在打磨《香火》的剧本了。
每天在工作室里没黑没白的占用了编剧组一半的人力。
另一半呢?
被石仁建拉去打磨《源代码》的台词去了。
这次是与香江合作的第一个项目。
当然要考虑粤语区的语言习惯。
怎么样能在配音时争取音画同步就需要被考虑在内的事儿。
石仁建和宁皓这两位工作室唯二的两个电影导演的工作重心回归。、
加上《源代码》的配角们也来到工作室来培训。
一时间工作室里人声鼎沸。
八一厂那边也没让石仁建多等。
两天之后,在与石仁建要到了他工作室的地址后。
李单宁带着一个军人来工作室做客。
一身绿色的军装说明了对方的军种。
肩章上的四颗星代表了大校的地位。
虽然满头花白的头发,但精神矍铄。
“石导你好,我叫尹兴云,现在是八一厂特效车间的副主任。”
没等李单宁介绍,尹兴云直接和石仁建握了个手。
动作干脆利落,带着明显的军人作风。
石仁建对这种做派太熟了。
石国庆的肚子还没长起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尹大校您好。”
“之前有人和我打过招呼,让我参与你的作品……。”
石仁建一头雾水。
看看李单宁,见他也摇着头说道。
“石导,你是不是为这件事儿找过别人啊?”
石仁建想起了之前石国庆的那个电话。
但他并不确认,是不是蓉飞的杨叔的作用。
“是找过,不过是军工系统的人……。”
“那就没错了,北方工业的领导找的我,之前我在给他们做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员。”
北方工业,磐石的老客户了。
不过石仁建并不能确定,是因为杨叔出手还是自己老爹直接找的关系。
不过已经无所谓了。
“哈哈,可能是我之前委托的老师们找的关系。”
石仁建这么轻描淡写的承认了关系,让李单宁一阵无语。
这可是北方工业呀。
尹兴云军人作风,既然正主已经找到了,那就开始工作吧。
“先自我介绍一下,之前我参与过大决战、红河谷和冲出亚马逊的拍摄,电视剧也参与过三国演义的烟火特效。”
这是在向石仁建介绍他的专业能力。
在石仁建看来这介绍多少有些多余。
能在这个行业得到大校军衔,手上没活是做不到的。
而且不仅是手上有活。
“之前李导已经和我说过你的要求了,我们有一个小组能接下石导你的活,一定能按照你的要求完成拍摄。”
“尹……大校,我从未怀疑过八一厂的能力。”
对方过于正经的样子,让石仁建都有些不适应了。
石仁建考虑了一会,将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
“只是咱们八一厂之前都是为任务片做特效,您之前提起过的那些电影我也都看过,虽然场面非常宏大,但……。”
“是不是怕我们的特效不适合商业电影的氛围?”
这话是李单宁说的。
八一厂里少有的几个最先接触商业电影的导演。
李单宁早就看清了电影的本质,不然也不会放着八一厂这个大厂不进,偏偏要让李晓露在北影里转一圈。
金马影后,无论到哪个制片厂都是主角待遇。
既然话被李单宁说出口了,那石仁建才方便把下面的话说出来。
“就那大决战的爆炸镜头来说吧,大量的广角和远距离拍摄,虽然能保障安全性。精彩的爆炸却没有塑造出多少紧张的镜头,这方面贵厂有想过怎么改进吗?”
尹兴云皱着眉头想了一会,缓缓摇头道。
“我们大多数工人都是工兵转业,主要以安全为主。你说的问题我们也曾经研究过,那需要摄影师抵近拍摄,对于摄影组太危险了。”
石仁建拍拍额头。
对方的想法还是有些落后呀。
都新世纪了,为了增加爆炸效果又不是多放炸药。
石仁建将尹兴云和李单宁带进了小放映室。
将黑客帝国的碟片插入DVD中。
快进到尼奥乘坐的直升机撞在大楼中的那个镜头。
爆炸波在玻璃幕墙上形成了波浪纹扩散开。
这个镜头明显是违反了物理常识的,但以视觉观感上来说绝对是精彩的。
简单的一个镜头,让尹兴云这个专业人士眼前一亮。
石仁建再给他一些启发。
“我们可以用海面产生这样的波纹,在港口上布置一些道具集装箱,用爆炸波来吹飞这些集装箱和海浪来体现爆炸的剧烈程度。”
尹兴云兴奋的点头。
此时这个大校已经有了这个镜头的具体思路。
恨不得现在就回去和自己的团队讨论具体的细节。
“石导想要的效果我大概了解了,你放心,这种特效我们能做。”
“那就好,那咱们的费用……?”
尹兴云看看李单宁。
石仁建清楚了,具体费用看来是要和这位李导来谈的。
“我们八一厂想参与到石导您这个项目里,也不多要,就100万的投资额度就行。”
八一厂的日子并不好过。
国内的制片厂里原本八一厂算是最风光的。
既有另一套晋升体系,又不需要和其他厂抢任务指标。
但就因为这种特殊性,进入新时代之后,八一厂比较其他制片厂更加尴尬。
其他厂商业化失败是市场原因.
八一厂……。
01年末中国入世。
中美贸易协定正在谈。
肉眼可见的,未来的形势对于八一厂来说只会愈来愈差。
所以李单宁……不,八一厂的想法石仁建能理解。
但这部电影的投资额都已经分完了呀。
石仁建思索了一下,决定还是如实说。
“李导,并不是我不能让出这个投资额,只是这个投资额已经商定好了。”
“啊,这……。”
李单宁看看尹兴云,希望对方能帮忙说几句。
但指望一个军人能在这个时候帮忙……。
石仁建接着道。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签一份长期合作合同,先签5部电影吧,除了使用八一厂的特效车间之外,每部电影都给你们100万的投资额。怎么样?”
李单宁听完石仁建的提议,有些喜出望外。
“那……那太谢谢石总了。”
可是高兴完之后,李单宁又面露尴尬。
“但,这已经超过厂长给我的权限了,这件事我还是要回去和领导汇报一下才能给你答复。”
“好说。”
两个人风风火火的走了。
石仁建叹口气。
并不是他不想自己组一个特效团队。
这是国内,涉及火药的手续极其繁琐,而且牵扯的关系特别多。
还不如交给背景更深厚的八一厂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