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场里正在拍摄的镜头是贾静文与陈道鸣的对手戏。
陈道鸣在这部戏里饰演东方朔。
贾静文的精神明显不在片场里。
用余光远远的就看到了石仁建标致性的高个子。
被黄小明领着进了片场之后,就站在外围看着他们表演。
然后草草的说完台词。
这种潦草的表演让陈道鸣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还按照他习惯的节奏在表演。
两人如果配合的好的话,以贾静文的表演是符合电视剧标准的。
但贾静文因不明原因而加快节奏之后,就显得陈道鸣的表演明显高出标准几个等级。
那个香江的导演,关金鹏皱着眉头盯着取景器看了一会。
“过!”
这一幕刚好落在了宁皓和石仁建的眼里。
“这怎么就过了?”
宁皓刚才看了一下片场的布置,正在和石仁建念叨这里能加个灯,做一个光平衡等等的事儿呢。
看见关金鹏就这样让这一条看着就有问题的镜头,竟然给过了。
让宁皓一下子感觉自己做了个假的导演。
要知道,现在片场里坐着的那个关金鹏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那可是香江少有的文艺片导演。
一部《阮玲玉》让他在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拿到了最佳导演。
虽然不是国际A类电影节。
单就说《菊豆》也参展了,这逼格是不是就高起来了?
用宁皓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来看,如果未来能达到这个关导的业内地位,那做梦都要笑醒的。
石仁建得意的笑了一下。
嘿嘿,就是为了让你看这个才来的。
“这一部电视剧,从立项到成片,最多不过半年时间。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拍?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推敲?”
“那……那也不能……。”
二人正在说话,陈道鸣和贾静文就走过来了。
“石总。”
“陈老师。”
两个人在之前王晶花的引荐下已经认识了,而且陈道鸣对石仁建的观感非常不错。
作为老板给王晶花充分的放权,而且在最近公司新组织的艺人形象部门也针对自己做出了长远的规划。
为此,身边的助理也多了两名。
一个负责陈道鸣的言行指导,一个负责陈道鸣的媒体公关。
这些是之前在华亿都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贾静文看陈道鸣已经打过招呼了,立刻跑过来和石仁建握手。
“石导,上次一别风采依旧。”
不得不说,这位姐姐的手感的确不错。
“静文师姐,不用这样客气。”
虽然是个肄业生,但叫一声师姐也不算亏。
而且还表明了石仁建很在意她的年龄。
也不知道贾静文是装没听出来,还是真的没听出来。
占据了属于黄小明的C位之后,就开始与石仁建寒暄起来。
从上次与石仁建相见就念念不忘,说道最近在电影院里看过石仁建的电影。
几个人聚在一起聊起了剧组里的事情。
石仁建让月姐把他和宁皓带来的零食和饮料发给剧组里的人们。
这个时候,剧组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了,星云的老板来探班。
有头有脸的都愿意上来和石仁建打个招呼。
和一个著名混个脸熟,也是在给自己开拓人脉。
关金鹏与剧务沟通了下一场的景别之后,也走了过来。
他是石血集团进军影视业的核心人物。
上次石仁建与石血的会面,这个关金鹏却并没有参与。
原因很简单,都是在国际上拿过奖的导演,没必要上杆子认识对方。
说到底,在这个行业里导演阶层都是对手。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石仁建资本的身份会让圈里的大多数导演,和他好好说话。
所以石仁建既然亲自来了,那不打个招呼说不过去。
“石导,你好呀,我们老板对您推崇备至。”
“关导你也好,今天带朋友过来散散心,顺便学习一下香江同行们的拍摄技巧。”
“哈哈,既然这样,那石导,还有……。”
“这位是宁皓,我北影的师兄,也是我们星云的签约导演。”
“宁导你好,那你们二位就请自便。静文,你陪石导走走。”
关金鹏明显是投资人的嫡系,而在场诸人里能代表投资人利益的演员也只有贾静文。
“好的导演。”
关金鹏挂名监制,工作上相当于总导演。
这个活并不轻松。
除了这个片场需要他亲自指导,还有一组人马在另一个片场,他时不时的也要去看看。
总导演一离开,在场的人都自在不少。
由于人一下子多起来了,石仁建和宁皓关于片场混乱的话题就没有继续。
贾静文似乎对石仁建非常感兴趣。
小手拉着石仁建在景区里逛了起来。
石仁建假装不经意的抽出了几次,却又被这位姐姐给抓住了。
甚至更用力了一些。
此时的怀柔远没有后世的规模。
真要说起来,景点也少很多。
说是参观,走一个来回也就半拉小时不到,就看完了。
但要不是剧务来喊她去拍戏,她的手不知道还要牵着石仁建多久呢。
这一场戏明显是场大戏,就连黄小明都被关金鹏喊了回去。
石仁建捏了捏手心里残留的汗水。
颇有些心烦的扇了扇,让汗水尽快散去。
这动作看的旁边的宁皓羡慕不已。
“你这是嫌弃这姑娘的汗有味?”
“跟你说离她远点,她不好搞。”
石仁建也没有八卦的心思,这学姐在未来的烂事儿一大堆,而且和弯弯资本强绑定。
那么好的底子,最后也随着弯弯娱乐圈一起破败了,
宁皓和石仁建溜达到了片场。
关导的拍摄手法甚至让宁皓有些糊涂。
两个人站在取景器后面,黄小明的表演依旧尽心尽力。
但相对比他在电影里的表现可以说判若两人。
明显没有经过打磨。
可以说,在场众人只有陈道鸣保持了较高的水准。
但也有因为搭档的水准太拉跨,而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的时候。
半天看下来,宁皓有些明白石仁建带他来的苦心了。
这个香江著名文艺片导演都能拍出这种水平。
相对比,自己的《星期四,星期三》都算是精良制作了。
要不是贾静文一有空就跑过来缠着石仁建,一开始还是拉拉小手,后来就是肉蛋冲击。
要不是石仁建强烈要求离开,宁皓甚至想在怀柔再观摩几天。
自信来源于对环境的比较。
不得不说,这半天的行程让宁皓找到了不少自信。
国际A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进不去,但也不耽误他去国外溜达一圈卖片子。
石仁建直接大手一挥,就给宁皓把这件事儿给办了。
直接给出井伸之打去了电话。
这种事儿,也不需要麻烦出井伸之本人。
直接找他的秘书就办了。
索尼在国内的诸多政策还需要石仁建的帮忙,出井伸之不会不识抬举的。
再说了,也没要他帮宁皓操作个什么奖项,只是在展映的时候多多照顾就可以了。
虽然主要交流的对象是出井伸之的秘书,但出井伸之还是拿着电话纠缠了石仁建小十几分钟。
不停地在唠叨着自己在董事会里有多么的不易,让他对自己的项目多多用心等等。
电话挂掉之后,就当对方是空气。
宁皓倒是挺乐呵的。
目标放低之后,瞬间感觉海阔天空。
既然不打算出国参赛,但国内的比赛还是要参与的。
这对一名新晋导演可是非常重要的履历。
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和诸多非A类的国际电影节就成了宁皓的选择。
之前才见过的关金鹏参加过的芝加哥电影节就进入了宁皓的视野。
同样是北影的在校生。
同样参与了《客人》的制作,算是学校重点培养的苗子之一。
而且只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小’电影节,学校也没费什么人情。
谢小晶给张艺某打了个招呼,张艺某就给宁皓的电影推荐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