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挽歌 第46章 内忧初现谋对策 海外风云再变幻

作者:陆金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5 14:16:04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大明在海外取得辉煌胜利后的一段时间里,表面上依旧维持着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内部的腐败和社会矛盾问题如暗流涌动,逐渐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林羽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潜在危机,深知若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大明的长治久安。他进宫面圣,向皇帝详细阐述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

“陛下,如今我大明海外扩张成果显著,国力看似强盛,但内部隐患重重。官员腐败之风渐起,尤其在海外管理中,一些官员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同时,资本主义发展虽带来经济繁荣,却也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底层百姓生活困苦,长此以往,恐生民怨。”林羽忧心忡忡地说道。

皇帝听闻后,脸色凝重:“林爱卿所言极是,朕亦有所耳闻。但此事错综复杂,该如何解决,还需爱卿为朕出谋划策。”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陛下,首先需加强监察制度。设立专门的海外监察机构,选派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任职,定期对海外官员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腐败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完善国内的监察体系,加大对各级官员的监督力度,杜绝腐败现象滋生。”

皇帝点头表示赞同:“此计可行。那对于贫富差距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林羽接着说:“陛下,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缓解贫富差距。对富商和手工工场主适当增加赋税,用于改善底层百姓的生活。比如,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鼓励富商和工场主投身慈善事业,帮助贫困百姓。”

皇帝听后,觉得林羽的建议切实可行,当即下令照此执行。朝廷迅速组建了海外监察机构,并选拔了一批优秀的监察官员,派往海外各地。这些监察官员到任后,立刻展开了严格的调查。

在南洋的一个贸易据点,监察官员发现当地的主管官员与当地商人相互勾结,私自抬高贸易关税,从中谋取暴利。监察官员掌握确凿证据后,迅速将该官员逮捕,并押解回京城受审。皇帝亲自过问此案,最终该官员被判处死刑,其财产全部充公。此消息传出后,海外官员们人人自危,腐败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在国内,税收政策的调整也逐步展开。富商和手工工场主虽对增加赋税有所不满,但在朝廷的强硬态度下,也只能无奈接受。朝廷利用增加的税收,在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荒地。许多底层百姓因此获得了工作机会,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然而,就在大明内部积极解决问题时,海外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列强在遭受海战惨败后,并不甘心失去在亚洲和大洋洲的利益。他们一方面在国内厉兵秣马,加强海军建设,试图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开始在外交上施展手段,联合一些与大明有矛盾的周边小国,对大明进行围堵。

在南洋地区,一些原本与大明友好的小国,在西方列强的蛊惑下,态度开始转变。他们对大明在当地的贸易和管理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在边境地区制造摩擦。

“大明在我们这里势力越来越大,我们的自主权都没了。西方列强答应帮助我们,我们不能再任由大明摆布。”一个小国的国王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道。

于是,这些小国开始限制大明商人的活动,提高贸易壁垒,并且在边境增兵,摆出一副敌对的姿态。

大明的海外贸易因此受到了一定影响,一些商船在经过这些小国海域时,遭到了刁难和骚扰。

林羽得知这一情况后,再次向皇帝进言:“陛下,西方列强不甘心失败,挑唆周边小国与我大明作对。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但也不宜轻易动武。可先通过外交手段,与这些小国沟通,表明我大明的友好态度,揭露西方列强的阴谋。若外交手段无效,再考虑军事威慑。”

皇帝采纳了林羽的建议,派遣了多位经验丰富的外交使节,前往那些态度转变的小国。外交使节们向各国国王阐述了大明与他们合作的诸多好处,并且出示了西方列强企图利用他们遏制大明的证据。

然而,并非所有小国都愿意相信大明的解释。一些受西方列强蛊惑较深的小国,不仅拒绝了大明的友好提议,还将大明的外交使节驱逐出境。

面对这种情况,大明该如何应对?是继续坚持外交斡旋,还是果断采取军事行动?西方列强在暗中又会策划怎样的新阴谋?大明在解决内部问题的同时,又将如何应对海外的复杂局势?一切都充满了悬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