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身为穿越者,深知明朝未来的走向。在焦急等待使者消息应对蛮夷之际,他也在心中不断思索明亡的教训。他明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和科技交流,使得明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而内部党争、腐败以及对百姓的沉重赋税,更是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民心丧失。
林羽决定,若能成功与部落结盟,击退蛮夷后,一定要向皇帝谏言,逐步开放海禁,鼓励海外贸易,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同时,要大力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赋税,稳定社会根基。
此时,前往苍狼部落的赵宇终于迎来了转机。经过几日的周旋,赵宇成功说服了苍狼部落的几位重要长老。在长老们的支持下,巴特尔最终决定与大明结盟。
“赵使者,我苍狼部落愿与大明结盟,共抗蛮夷。但我们也希望大明能遵守承诺,保障我部落的利益。”巴特尔对赵宇说道。
赵宇大喜过望:“巴尔特首领放心,大明向来言出必行。此次结盟,必能让双方受益。”
随后,赵宇带着苍狼部落结盟的好消息迅速返回。其他使者也陆续传来佳音,多个中立部落同意与大明结盟,共同抵御蛮夷。
林羽得知后,心中大石落地。他立刻着手与各部落商讨协同防御和作战的策略,同时加强自身军队的训练,提升战斗力。
然而,蛮夷的进攻比林羽预计的来得更快。蛮夷首领得到探子回报,认为明军尚未完全准备好,决定提前发动进攻。
蛮夷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大明边疆涌来。林羽站在烽火台上,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神色凝重。但他心中并无惧意,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传令下去,按照既定防御策略,各营将士坚守岗位。同时,派人快马通知各结盟部落,让他们按计划出兵,从侧翼和后方包抄蛮夷。”林羽迅速下达命令。
明军将士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城墙上,弓箭手们严阵以待,投石车也已装填完毕。蛮夷军队靠近后,林羽一声令下:“放箭!投石车发射!”
箭雨和巨石如雨点般落下,蛮夷军队顿时陷入混乱。但蛮夷首领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蛮夷士兵们继续向前冲锋。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各结盟部落的军队如神兵天降,从侧翼和后方对蛮夷展开攻击。蛮夷军队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弟兄们,杀啊!让蛮夷知道我们的厉害!”林羽看到时机成熟,亲自率领明军主力杀出城门,与蛮夷展开近身肉搏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林羽手持长枪,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无人能挡。在明军和各部落联军的猛烈攻击下,蛮夷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撤退。
林羽乘胜追击,率领联军追杀蛮夷军队数十里,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而在京城,朝堂上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仍在继续。皇帝力排众议,坚决支持改革。他任命了一批忠诚可靠、能力出众的官员,加强对改革试点的监管,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在科举方面,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增加了对考生品德和实际能力的考察,同时加强了对考场的巡查,杜绝舞弊行为再次发生。
在经济上,皇帝采纳了林羽之前书信中的建议,开始尝试逐步放松海禁。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几个通商口岸,允许民间商船出海贸易,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前来。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还带来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科技和文化。
一时间,大明沿海城市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和先进的技术传入,让百姓大开眼界。
然而,随着海禁的开放和改革的推进,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沿海地区的一些富商和官员相互勾结,垄断对外贸易,谋取暴利。同时,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引发了一些保守势力的强烈不满,他们担心会冲击传统的儒家思想和社会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朝堂上的斗争愈发激烈。改革派主张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对经济的调控,规范对外贸易;而保守派则要求重新收紧海禁,恢复旧制。
皇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改革不能半途而废,但也需要妥善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
而在边疆,林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也意识到,要实现大明的长治久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决定返回京城,亲自向皇帝面陈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希望能帮助皇帝做出正确的决策。
林羽回到京城后,能否说服皇帝坚定改革的决心,妥善解决当前的问题?大明在改革与保守的激烈碰撞中,又将走向何方?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是否会逐渐爆发,导致大明走向盛极而衰的道路?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