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市的路上很顺利,赶在第三天晚上天黑前,到了京师第四机床厂门口。
刘建锋长按喇叭三声,大门就有人打开了。
身上跨着配枪的门卫从里面走出来,递上了烟。
“师傅,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来送货的车太多了,劳您在门口多等会儿。”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收了人家的烟,刘剑锋按着指引把车开到了路边。
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轮到他们。
直接熄了火,下了车。
看到两人走了过来,门卫主动打起了招呼:“两位师傅累着了吧,去门卫室坐会儿。”
赵广平不放心的回头看了看车:“停外面没事?”
“没事,没人敢来老虎身上拔毛。”
跟着进了厂里,赵广平注意到了院里依次停着的京牌卡车。
这么多车等着拉货。
“你们厂效益不错啊!”赵广平叹了一句:“这都是跑哪儿的?”
“本市,新成立了一个机械厂,我们厂负责援建,运送机器过去的。”
说话间,又一辆大车进去了。
赵广平眯了眯眼睛:“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
门卫陪笑道:“说不准,可能还得两三个小时。”
原本路上慢一点,明天早上他们才能到。
不过这条路线刚好不合适,找合适的吃住地方还得绕路。
赵广平和刘建锋两人一合计,决定赶着天黑到京市,在厂里休息。
没想到怎么不赶巧,碰上了厂里忙,俩人根本排不上队。
上午十一点路过一个县城,在里面的国营饭店吃过饭后,两人就没再吃过东西,肚子早就饿了。
出门跑车,错过了饭点,挨饿是正常的事情,劳累过后,心情也不好了。
赵广平两人脸色都有些不好,一半是累的,一半是被怠慢后气的。
门卫是个有眼力见的,端茶倒水后,解释道:“本来是预计你们明天一早到的,刚好能错开时间。今天怠慢了你们不好意思,刚刚我已经派人通知了负责人,他先安排你们两位师傅吃饭休息,等明天卸货也不迟。”
正说着,门卫室外来了一个穿着工装,戴着白手套的男人。
一进门,那人不好意思道:“两位师傅好,我是第四机床厂的仓管部主任,张康友,今晚实在不好意,耽误你们车子卸货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康友态度好,赵广平俩人也不能死抓着不放。
把问题抛了回去:“今晚还能卸车吗?得排到几点?你看现在怎么安排?”
在这个运输力不足的年代,司机就是大爷,遇到工厂态度不好,招待时怠慢了,会使点小绊子,比如车停的远一点,让搬运的工人多出点力。
赵广平两人的反应已经很好了,没有故意为难。
张康友也不是没有被司机甩过脸子,而且这事是他理亏。
右手一摊,指路道:“刚刚我已经吩咐食堂准备饭菜了,咱现在先去吃饭。招待所那边我也已经开好了房间,两位师傅今晚睡个安稳觉,什么都不用管,明天你们什么时候有空了,什么时候就过来卸货,我们厂里保证配合。”
张康友在前面带路,把人领导了厂房后的食堂里。
从门卫室到食堂的路上,赵广平看到了等着装车的卡车,有四五辆,其中一辆挂着军牌。
看来第四机床厂经常和军工单位合作。
厂子不大,走到食堂也没用几分钟时间。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食堂里没其他人,随便找了个空地坐下后,就有人把饭菜端上来。
两荤两素四个菜,还有两碗面条。
中间一坨看起来黑乎乎的肉酱,旁边摆着配菜,嫩豆芽、小水萝卜丝、黄瓜丝、黄豆各一撮。
“这都是我们的特色,两位尝尝。”
吃惯了面条,赵广平直接拌了起来,白色的面条染了酱色。
吸溜了一口,苗条筋道,配菜爽口,就是肉酱放多了,有点咸,吃一口大蒜,清了清嘴,整体下来,还算不错。
看两人吃满意了,张康友才接着说话:“今天太晚了,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说着,推过来了两张票。
赵广平低头一看,微微有些惊喜,是茅台票。
这年头,一瓶茅台也就八九块钱,远没有后市的天价。但想买是需要用票的,一般人根本搞不到。
现在有了票,等会去可以问问秦铁柱有没有路子,能搞到手两瓶。
囤在手里,不管是作为藏品,等着以后升值,还是有机会了作为人情送礼,都不错。
张康友看两人收了票,心是彻底放下了。
乐呵呵的陪聊。
“两位师傅是第一次来我们京市吗?”
“是第一次来。”
“两位师傅要是不着急走的话,明天倒是能去京市走走,难得来一趟,看看首都的风貌。”
赵广平和刘建锋对视了一眼。
京市是他们这代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不过机会有限,很多时候都只能想想。
现在有机会了,能去逛逛自然很好。
不过这个年代,出行可不自由。
尤其在京市,很多地方是要查介绍信的,外地人到了不能随便乱跑。
似乎是看出了两人的顾忌,张康友主动说道:“明天我找个厂里的小同志,带你们去天安门看看,也算是这次没白来。”
既然是厂里邀请,那手续都能办好。
赵广平两人心里没有了担忧,答应了下来。
这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酒饱饭足后,张康友带着两人从食堂出来,去了旁边的招待所。
厂里的诚意很满,这一次给他俩安排的是个两人间。
房里除了两张床外,还有一张桌子,桌上已经摆好了一些日用品。
关上门,刘建锋掏出了张康友给的酒票,翻来覆去看了好几次,咂舌道:“这茅台是个什么酒?之前没见过。”
不怪刘建锋不知道,他们那儿汾酒第一。
他们这种身份,很难见到茅台酒的。
不说这个年代,就是上辈子,赵广平也只在广告里见过。
赵广平把票小心的夹在了随身带的本子里。
“是南边产的一种酒,咱那边人喝不惯,但是名气很大。你想办法看能不能把票换成真酒,保存起来,能大赚。”
刘建锋看赵广平的样子不像是作假,心里记下了这事,也把票收好了。
连着赶了两天的路,两人这会儿也没时间说闲话。
倒头睡觉,鼾声一个比一个大。
天一亮,两人就不约而同的睁了眼,惦记着去京市转一圈,俩人没有赖床。
穿上衣服,出了招待所。
昨晚院里的那些车子已经都没了影子。
路过仓库,赵广平进里面冒了一眼。
看到张康友。
“张师傅,今天能不能卸货了?”
“能了能了,你们把车子开进来吧。”
刘建锋在仓库门口等着,赵广平出去开车。
车子稳稳地停在了仓库门口,立刻就有工人来卸货了。
卸货的事情,自有工厂的人负责。
赵广平两人径直去了食堂。
等吃完饭出来,货也卸完了。
车子停在厂区的一边,确保不妨碍通行后,赵广平重新回到了仓库门口。
张康友旁边站着一个年轻后生。
等赵广平到了,张康友才介绍:“两位师傅,这位是我们厂里的宣传部干事,佟佳南同志,今天就让他带你们两位去天安门。”
佟佳南看着二十岁出头,头上带着解放帽,笑起来嘴角还有酒窝,穿着灰蓝色的工装上,胸口别着伟人画像。
等张康友说完,声音洪亮的喊了一声:“保证完成任务。”
跟着佟佳南出了机床厂,搭上了进城的公交。
赵广平问道:“佟佳南同志家是哪儿的?”
“丰台,离厂子不远。”
“老京市人啊。”
赵广平刚说完,就看到佟佳南摇头:“哎,我可不是京市人,那些住在四九城胡同里的才是。”
赵广平听了,无声的笑了笑。
以前就听说过老京市人的说法,没想到还真的是有这个分别。
从机床厂出发,换了一趟公交,才算到了京市城区。
下了公交,看到路上骑自行车的人。
到底是不一样,自行车这个稀罕的东西,在他们公社都没几辆,京市的街道上倒是络绎不绝。
跟着佟佳南一直往前走。
赵广平抬眼看到了地铁。
这年头有地铁了?
心下大惊,跟着往里走。
地铁站还有扶梯,赵广平踩在上面还有些不可思议。
旁边的刘建锋更是惊讶:“这下楼梯都不用自己走。”
佟佳南讲解道:“这是扶梯,靠电驱动的。”
“这得用不少的电吧。”
不过别的地方,就是赵广平家所在的公社,还有好几个村子没有通电呢。
同一个时代,不一样的世界。
赵广平心里更加坚定了,支持孟雅来BJ,改变一家子未来发展的命运。
下了扶梯,往里走。
佟佳南拿出了介绍信,找地铁的乘务员买了票,一张票一角钱:“地铁是五年前正式开通的,不过主要用来旅游参观,有参观票就能上。”
验过了票,进了地铁站台。
地铁还没到,赵广平四下打量。
这趟地铁是从苹果园到BJ站。
站在站台上,能看到下面的铁轨。
地铁进站时的声音很大,赵广平看到了写着蓝底白字的BJ两字的车头驶了进来。
车子停稳后,跟在人群后上了车。
车里是横排的座椅,赵广平和刘建锋挨着坐在一排。
抬头能看到车厢里挂着的国画,上面画的是一匹马。
车子启动,车厢里能听到轰隆隆的声音。
听到车厢里广播“前门站到了。”
佟佳南拍了拍前面两个人的肩膀:“两位师傅,咱们下车了。”
跟着走出了前门站,刘建锋还沉浸在震撼中。
回头再看,叹了一句:“还是京市好啊。”
从前面站到天安门广场,没多远的距离,一路走一路看。
看快就到了。
广场上有值守的卫兵,身穿军绿色的制服,手上带着白色套,棕红色的皮带里,还别着手枪,看起来很是威严。
天安门广场上游客很多,还有专门给人拍照的,拍照摊子上写着“工农兵拍照”的字样,照相师傅指点着拍照的姿势。
两人一路上眼睛都不敢乱眨,新奇的看着。
佟佳南的样子,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从天安门上下来,还去故宫绕了一圈。
这可是以前皇帝生活的地方。
不同于后世,很多宫殿被保护起来,只能远远的看着。
这个年头的故宫,能看得,能摸的更多。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出了故宫,赵广平两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坐了地铁回去,半道在苹果园地铁站附近吃了羊肉串后,回到机床厂已经是下午了。
厂里,张康友已经等了有一会儿。
“两位师傅玩的怎么样?”
“很不错,以后有机会带家人一起过来看看。”
张广平刚刚在路上提了一嘴,刘建锋就记在了心上,这会儿顺口说了出来。
张康友道:“京市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颐和园,地坛,以前也都是皇帝才能去的地方,现在咱老百姓也能进去逛逛了。”
这一次,也算是来值了。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后,张康友脸色有些为难的开口:“厂里刚好有件事需要两位师傅帮个忙。”
“尽管说。”
“昨晚两位也看到了,我们厂最近要拉设备到机械厂。本来这事昨晚就结束了,结果因为厂里工人疏忽,输错了数,导致两台机器落下了。”
“运输站那边派单都得一个星期之后了,想麻烦两位帮忙送一趟。”
刘建锋应了下来:“行,我去把车开过来,你让你们的工人装车吧。”
两台机器,不用十分钟就装好了。
张康友跟车指路。
两个厂之间隔着一个小时的路程。
有张康友带路,车子顺利的进了机械厂。
这机械厂是个军工厂,专门制造军用设备的。
赵广平扫了两眼,就收回了视线。
张康友下去交涉处理,花了半小时的时间。
等他上车后,开车回了机床厂。
于赵广平两人二言,顺手之劳的事情,却是帮着张康友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留着两人在厂里招待所住了一夜。
第二天,两人开车去了京市的运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