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举至头顶点!”

大冷的天,李治的袖子都被水浸湿了也不敢讲。

听李泰的话,老实的将夜明珠举到头顶。

李泰就是故意折腾李治的。

谁让这小东西闲得没事给他找事。

李泰本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任何朝中重臣。

更何况是孔颖达这种有影响力的大儒。

“大家看好了,这碗水至上而下倒的时候,水流并没有直接从半空中流向四周,而是顺着这颗夜明珠的边缘,缓缓汇聚到一处。

这就如河流,我们大唐地势西高而东低,这个位置就相当大唐,就像这边的流水,都是向东流,这个地方就相当于吐谷浑,他们有部分的水流是向南流,但是最终都会汇集到一处,这也是所谓的海纳百川,如果按孔祭酒所言地是方的,如何能做到这点?”

大冷的天,孔颖达憋的一脑门的汗。

他学了数十年的儒家经言,不足以支撑他来解释李泰提出的疑问。

甚至通过李泰的实验,孔颖达的心都开始动摇了。

年轻的承务郎,拿着笔不停的点头将李泰之言尽数记下。

心中不住感叹,魏王聪慧博学,所说的地心引力,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魏王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孔祭酒还不信,可以叫人捉来蚂蚁,看看会不会在夜明珠上如履平地。”

孔颖达小时候也是捉过蚂蚁放在笔杆子上玩的。

“朕想到以前,打仗的时候烽火台也是逐渐向下渐没,且烽燧传讯也是近处快,远处慢,若地是四方平面就应该同时见到,按魏王之言,地是圆的就能说通了,孔祭酒觉得呢?”

通过李泰的证明,李世民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基本已经相信,如李泰所说,地球是圆的。

孔颖达实在想不出还能从哪个方向找出论点。

只得咬着牙道:“那...那也不能就证明地不是方的!”

孔颖达又转变方向了。

李泰通过实验,进行了自证,只能证明地是圆的。

但是不能因此就非说地不是方的。

这老登比李泰想的脸皮更厚,更难缠。

不光李世民,就连李治和几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皇子,都听出了孔颖达语气的心虚。

和耍无懒的态度。

较为年轻的承务郎想站出来替李泰证明。

刚走出一步,就被身旁的太史令拉住了。

见太史令对着自己摇了摇头,承务郎叹了口气。

又退了回去。

太史令是好心。

不管是孔颖达还是他身后的太子。

都不是承务郎一个小小的从八品下的芝麻小官能得罪的起的。

能证明地圆的实验,李泰现在还能举出很多的例子。

例如海上行驶的船,或者按时间看地上的影子等。

可若要去证明地球不是方的。

李泰还真没想过这个。

见李泰不语陷入沉思。

孔颖达紧绷的背脊终于是舒缓了下来。

当了一辈子鹰,今日差点让魏王这个小家雀给啄了眼。

虽说他今天的行径有点过于无耻。

可他孔颖达不光是为了自己的颜面,更是为了儒家,为了太子。

更不提还是在皇帝与他众多的学生面前。

见众人盯着李泰,孔颖偷偷擦了下额角的汗水。

还好就差一点,若他真输了,儒家学士还能否继续将他视为领军?

国子监的学生们,还能否对他信服?

突然,李泰一拍手掌。

“走我们去大殿内!”

李泰兴冲冲的提起衣角率先跑了下去。

去到司天台的主殿。

李泰叫人拿来了棋盘,铜镜,还有那颗大夜明珠。

叫人遮住门窗射进来的所有光。

李泰手里拿着烛台。

先叫李治拿起夜明珠站在墙边。

李泰举起烛台道:“现在先假设…呃就是打个比方,我们生活的天地都是圆的,就如这颗夜明珠,泰手里的这支蜡烛就相当于日光。”

李泰手执烛台往后退了三步。

“晋王转动夜明珠。”

“烛光照到正中面,就相当于白天,而夜明珠的背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相当于夜晚,夜明珠转一整圈,就是从白天到黑夜一整日,橘井将铜镜举至夜明珠后。”

众人只见,镜子在球后,铜镜整个镜面都亮了起来。

这时一道有点癫狂的笑声,自李泰身后传来。

“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铜镜就代表月。

现在整个月光都亮了起来就是望月。

若月在日与大地之间,月朝向我们的那面就会无光,天上就没有月了,这就是月隐。

当大地的影子遮住了月,就是月食,随着转动,影子照射的范围也不同,所以就有了月全食、月半食、月影半食。

这一切就都说通了,我的天,所以说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

这是这个能足够改变历史的大发现。

应该立刻修改天象有关书籍。

魏王此举甚至能将日与大地还有月的所处的位置,还有相互作用,都明确的表述出来。

魏王大才,当载入史册啊!”

那个承务郎没忍住,大声喊了出来。

直到被太史令捅了下腰眼。

他才反应过来,立马跪了下去。

“臣承务郎李淳风,于御前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还没等李世民说话。

李泰便惊呼道:“李淳风?你就是李淳风?”

李淳风抬头疑惑道:“是,魏王殿下认识臣?”

此时李淳风刚因改制浑天仪,升为八品下的承务郎,还没开始编注九章算书等,算经十书,未扬名大唐。

“本王对天象也略有研究,承务郎改制的浑天仪比汉制更为精准,所以本王听说过你。”

李淳风兴奋的直咽口水,要不是李世民还在一旁。

他定要和魏王殿下,好好讨教下天象相关。

“起来吧,朕恕你无罪。”

李世民又转向李泰。

“魏王你今天又给了朕一个惊喜,还有你们几个,多和你们魏王兄学习学习,一天就知道到处疯玩!”

李治举夜明珠举的手都酸了。

属他答复的声音最大,希望李泰听到,记起自己的存在。

“孔祭酒如何?还需要再拿着棋盘再实验一遍,来证明地不是方的吗?如若孔祭酒还嘴硬不认,信不过司天台,不妨出了宫多找几个懂得算术与天象的人问问。

若孔祭酒非要以儒家经言为依据,孔祭酒肯定读过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这篇,曾子言,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所以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

那泰就想问问孔祭酒,到底是泰曲解先圣之意,误导他人妖言惑众,还是孔祭酒你......”

李泰话还没说完。

孔颖达身子僵直,朝后仰倒,碰的一声砸到了地面上。

众人瞬间慌乱起来了。

“孔祭酒?孔祭酒?”

李世民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探了下鼻息,还有气。

李世民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不然李泰今天真的是惹大祸了。

“去叫太医,不不去尚药局叫供奉过来快点!”

擦,战术晕倒?这老登玩不过就砸锅扬沙子是吧?

李泰凑近一看,孔颖达身子僵直,眼睛翻白,嘴角抽搐不似作假。

“坏了,这下是真麻烦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