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闲生活 第59章 网店上线

作者:南方枳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4 19:48:33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三人吃饱喝足,走出了饭店。

今天进城最重要的事情办完了,接下来就是采购物资了。

以前天天送货进城,想买什么天天都可以买,现在一周也不一定进一次城,所以进城就得多买点东西。

除了生活物资,还得买包装快递的纸箱,还有分装产品的袋子,这些都是必要的耗材。

张遥扭头对苏魂道:“我们还要去采购物资,你是要坐其他车回家呢?还是跟我们一起回去?”

“我……”

她看了看平时坐车的地方,现在人比车还多后,道:“我还是和你们一块回去吧,我东西也有点多,坐面包车不好带东西。”

赶集日子进城赶集的人特别多,去往南山区方向只有面包车,所以坐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即便勉强坐上了车,那也得挤的和沙丁鱼罐头差不多,而且不仅车里塞很多人,车顶上还得放上鸡笼鸭笼等各种货物,完全没有一点舒适性可言。

虽然张遥的敞篷三轮摩托车的舒适性也很差,但比起沙丁鱼罐头帮的面包车来说,要宽敞舒适的多。

这种情况之下,苏魂自然选择坐张遥的三轮摩托车了。

“你呢?”

张遥故意转头看向了阿步。

“哥,我真知道错了,坐三轮摩托车挺好。”

阿步经过此事,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张遥买好了基本的耗材后,三人开始买生活物资,每个人都买了许多肉类,水果,以及各种生活用品。

从他们买的这些东西就能看出来,如今他们的生活水平正在蒸蒸日上。

以前舍不得买,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现在随手就买了,再也不纠结那几块几十块钱了。

买完东西后,三人才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家的路上,又无法避免的吃了很多的灰,好在因为车比来时少,吃的少一些。

张遥的记忆里,这条公路还需要半年才能修上柏油路,在此之前,只要走这条路,吃灰是必然的。

哪怕是封闭式的汽车,只要走这条路,也得换一套皮肤。

三轮摩托车回到南洛村,张遥直接把车骑进了村里,把苏魂放在了村委会门口。

苏魂下车后对张遥问道:“张遥,你的网店不是要开通了吗?那我什么时候去你那上班?”

张遥想了想,然后道:“随时都可以啊,不过你们村距离我们村有四五公里呢,难道你每天要走路去?”

“这……确实是个问题。”

苏魂直到此刻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这时张遥却似乎想到了什么,道:“算了,我给你想办法吧,明天我就给你解决,你后天开始上班。”

“什么办法?”

苏魂一脸疑惑。

“明天你就知道了。”

张遥故作神秘的说完,发动三轮摩托车就要离开。

这时苏魂却突然拦住了张遥,道“哎,等等,要不在我家吃完饭再走吧?我爸一直念叨着要请你吃顿饭,可一直没机会。

再说了下午你们不是还得拉着松茸回去吗?现在已经四点钟了,再过两三个小时松茸就收好了,何必再来回跑呢?”

张遥摆了摆手道:“吃饭就不用了,才让你在城里请了一顿,再吃一顿就不合适了。”

“这能一样吗?中午我爸又不在,何况家里和外面能一样吗?”

“那也不行,今天我有事情,等松茸季结束了再吃吧。”

张遥说完这话之后,三轮摩托车缓缓驶出了村子。

张瑶回到家之后,打开了电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商后台的操作页面,开始在电商平台上上架商品。

西南原始森林野生木耳库存 500。

西南原始森林野生香菇库存 500。

西南原始森林野生白参库存 500。

有些忐忑的点击确认,正式开始售卖。

未来的一切可能,即将寄托在这网店之上。

目前他只有野香菇、野木耳和白参的存货,所以他现在也只上架了这三种货品。

这三种货物只要卖出去,他只需要根据订单打包,然后就可以直接发货了。

黄芪虽然也是他要售卖的产品之一,但由于不知道电商具体的开通时间,以及前期的需求量,所以目前还没有组织村民采挖。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川贝母,川贝母的价格比较高,但它是中药材,应用场景不广泛,所以暂时并没有打算在网店上架。

即便后期收购,他也会把它当做统货来收购,销售渠道主要以中药材市场为主,网上只会少量售卖,用于丰富商品类别。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网店店铺刚开通,等级太低,也没有任何销售数据,吸引不到自然流量,平台也不会给流量。

所以他现在需要用低价折扣,做新店活动等方式给新店铺增加流量和数据,同时把店铺等级拉高。

接下来张遥要做的,就是组织村民上山挖黄芪,并进行切片晾晒,然后进行包装。

黄芪在这里满山遍野都是,不仅量大还容易挖,而且它的实用性很普遍,用它来做活动是最好的选择。

何况黄芪本身也是好东西,不仅张遥可以节约成本,顾客便宜买去用处也很大,炖肉,泡水都可以。

张遥直接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喊道:“阿叔阿婶们,明天不去捡松茸,不下地干活的,早上都到我家门前集合,到时候随我一同上山挖黄芪去。

黄芪挖回来之后,刷洗干净,切成片晒干,我2块5一斤收购。

现在松茸季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这东西不是很值钱,但大伙儿也别嫌弃,这东西很好挖,随便一天挖上几百斤,每家一天赚上几百块,很容易。”

其实后面这话张遥完全不用说,即便一分钱都不赚,村民们也会随张遥上山挖。

毕竟这两个月张遥带着他们赚的钱,要是放在过去,他们10年都赚不到。

村长张长荣早就交代过,为了张遥的事业,张遥需要大伙的时候,哪怕是做义务工,每家每户都必须参加。

张遥如今做的所有一切,他们虽然不懂,但他们知道一切都是为了村子的发展,所以协助他,就是在帮助村子。

者多村的村民们虽然都没有什么文化,但每个人都很开明,能想通也能理解。

何况还有张长荣这个德高望重的村长看着,关键时候思想都不会出什么问题。

当然张遥也不是趁火打劫的人,只要付出了劳动力,自然会给他们丰厚的回报。

毕竟他努力赚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富裕,而是让村里大伙都能富裕起来。

张遥曾经听说江南有个地方,湖底下都是计算机,就连湖面的水位都是计算控制。

张遥打算在这雪山之下的山村中,也打造出一个远离喧嚣,却很富裕、先进,如世外桃源般的现代化村子。

就算做不到像江南一样先进,但也绝对不再像现在一样闭塞,落后,但也要要与世界接轨,让村里人看到能够看到世界,与世界接轨。

俗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同理,倘若在这偏僻,落后的地方,如果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村子,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他想要实现这样的心愿,村里的所有人,自然就是他的计划中的一部分。

张遥如今把网络接到了村里,开起电商,让商品走出去,就是等于让村子与外面的世界以网络的方式形成了连接,同时也等于走出了最有意义的一步。

除此之外,他还将利用这些山里特有的特产,把外面的财富吸引到这偏僻的小山村来。

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可以用这些财富进行建设和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化和上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