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gcc.com

三国东吴那边。

孙权看到天幕上说关羽会大意把荆州丢了。

一下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那个关羽老东西,我江东派人去求亲,他居然张嘴就骂。”

“这分明是没把我江东放在眼里。”

孙权一想到之前被关羽羞辱的事儿。

心里头那股火“噌”地就冒起来了。

而且关羽占着荆州。

我东吴一直就没法安心啊!

现在,关羽又把樊城给占了。

他们蜀汉的日子过得可美了。

一场接一场地打胜仗。

靠!

我还在这江东憋着呢!

吕蒙看到孙权脸色变得特别难看。

一下子就猜到孙权在想啥了。

赶紧上前说:

“主公,我有个办法,能把荆州弄到手。”

孙权眼睛“唰”地就亮了!

“子明,你有啥办法,赶紧跟我说说。”

吕蒙说:

“我可以先假装生病,回建业去。”

“然后让陆逊来接替我的位置,让关羽放松警惕,把他主力调到襄阳前线去。”

“最后,我再偷偷带兵过去。”

“这么一来,荆州就成咱东吴的了!”

孙权一听,又乐得不行。

“哈哈!”

一想到关羽那自大的脾气。

他肯定会上当!

“子明,好计策啊!有你在,我还愁啥大业不成啊!”

大宋高宗时空界面。

瞧见那天幕影像。

宋高宗长舒一口气。

可不是嘛!

虽说如今咱大宋偏安于江南之地。

可好歹还有四川跟襄阳这两处要地呢。

只要襄阳这座重镇稳稳在手。

再依托长江上游的险要地势。

这简直就是固若金汤,无敌之态啊!

只要两湖地区不沦陷!

咱大宋就能一直这么安稳地过下去。

打回去?那哪行啊!

这仗可咋打哟!

天幕不都明明白白说了嘛,南方压根儿就没法北伐!

这岳飞啊,真是脑子糊涂了。

没事儿老琢磨啥北伐啊!

安安心心地守着南方这片地儿,它不香嘛!

还想着迎回二帝。

他们要是真回来了。

那我可咋整哟!

三帝同朝?

这不是瞎胡闹嘛!

虽说大宋早晚有一天会灭亡。

但至少这亡国的锅别砸在我头上就行。

...

另一边呢。

岳飞那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没错!

只要咱大宋牢牢掌控着襄阳和四川。

那就有了跟金军长期对抗的资本。

西边靠着川蜀那天然的天险屏障。

中路就依靠襄阳来坚守防御。

而东边,长江就是一道天然的坚固防线。

直接利用两淮地区来牵制住金军。

这三条防线要是都守住了。

金军肯定就没法再往南进一步。

北伐的事儿,咱就慢慢谋划。

复兴大宋,那是指日可待啊!

......

【可这北伐的难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是没拿下川蜀,北伐就只能从长江中下游发起,走中路跟东路。】

【但这两条路限制可太多了。】

【一是:得逆着水流往上走,还得赶在夏天涨水的时候,快速行军。】

【二是:一旦过了淮河,就得马上在华北的大平原上,跟北方骑兵拼个你死我活。】

【三是:北方地域广阔,军队要是进入关中,从低处往高处打,得先攻破潼关。】

【就算进了关中,还得防备山西陇西,还有河套地区的突然袭击。】

【......】

天幕上弹幕一条一条飘过:

“——刘裕不就是这样嘛,好不容易拿下长安,人一撤走,关中立马就被瓜分了。”

“——主要是进了关中,前面还有一堆硬仗要打呢!”

“——南方军队进了黄河流域,一定要速战速决,绝对不能拖泥带水,不然真就得被前、左、右三面夹击了。”

“——”

“......”

......

东晋时空场景。

刘裕这会儿心里头也难受得很呐。

我好不容易才把关中给打下来呀。

为了拿下这关中。

我可是瞅准了后秦皇室姚家内部闹矛盾的机会。

一路从淮水、泗水那儿出发。

顺着黄河往西边走,先是打下了洛阳,接着又夺了潼关,最后才把长安给拿下。

费了这么大的劲儿。

只要再接着往东北方向打。

很快就能把山西给收入囊中了。

眼看着北伐的路就在眼前了。

谁承想后方却出了乱子。

本来朝堂上那些世家大族。

也就是看我军力强,才选择归顺我。

内部那叫一个不稳定呐。

刘穆之一走。

后方就只剩刘义符在那儿撑着。

那些个心怀不轨的势力,肯定会趁我不在建康。

想法子削弱我的势力。

最后我也只能没办法,被迫回到建康。

最要命的是,我当时脑子糊涂了。

居然安排才十二岁的刘义真去镇守长安。

还派了一群互相看不顺眼的将领。

结果最后全白忙活了。

这简直就是老天爷要断我北伐的路啊!

【人口、粮食、钱这三样打仗的关键东西,到了南宋之后,南北两边的情况就反过来了。】

【而战马呢,等火药技术成熟了,就没啥大用了。】

【现在唯一能影响南北打仗局势的,就只剩下地理条件了。】

【从民国时期的北伐,还有后来的三大战役,就能看出点门道来。】

...

【这期内容分析了一下为啥古代北伐会这么难。】

“——朱元璋能北伐成功,那运气和实力可真是缺一不可啊!”

“——老朱光是平定南方就花了15年,后来徐达北伐才用了1年。”

“——我觉得老朱北伐能成功,外部原因主要有三个:元顺帝自己作死,刘福通把元朝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元廷内部还乱成一锅粥。”

“——要说历代北伐难度最大的,那肯定是诸葛亮蜀汉北伐,其次就是岳飞北伐。”

“......”

......

天幕在高空处开始变幻。

画面刷新了。

一段新的影像跳了出来。

【这几首刻在DNA里的超带劲的战歌,只有华夏儿女能懂!】

【旋律一响起,我浑身的热血都沸腾了!】

......

看到这段新影像。

各个时空的古人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有华夏国人才听得明白?”

“莫非是《诗经》里的曲子?”

“可《诗经》的曲调不是早就没影儿了吗?”

“战歌?难道是打仗时唱的歌,可打仗为啥要唱歌呢?不是靠扯着嗓子喊吗?”

“还有这DNA到底是啥玩意儿?DNA咋还能动起来?”

古人对这新冒出来的影像,那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之前提到的人口和粮食,他们心里门儿清。

可对于这新出现的战歌和DNA。

古人那是满心的好奇。

就想知道后世人口中说的“战歌”到底是啥样的歌。

......

【闹了半天,这些歌还真就只有华夏人能懂。】

【前奏一响,直接就把场子给点燃了。】

【现在给大伙盘点五首超带劲的战歌,瞧瞧你的热血有没有被点燃。】

【第一首:《精忠报国》】

【屠洪刚那霸气的嗓音,一个人就唱出了千军万马奔腾的气势。】

【一闭上眼,眼前就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面。】

震天响的声音随着影像一同出现。

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和激昂的音乐瞬间席卷了所有时空。

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

音乐响起。

低沉有力的鼓点。

就像远古战神的咆哮。

战鼓咚咚地敲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残阳似血,浸透了半边天际。

铁蹄声撼动四野。

广袤的草原延展无垠,与云霭相接。

铁甲骑兵如黑色潮水般奔涌而至。

骑士们身披玄甲,冷光流转,长矛成阵。

......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

沙场上,黄尘蔽空,日月无光。

两军对垒,寒刃交错。

......

统帅独立于峻岭之巅。

凝视着脚下的杀伐之地。

统帅身后。

是万千浴血拼杀士卒的遗骸。

......

乐曲节拍陡然急促。

高亢的琴音奔涌而出。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

乐声攀至巅峰,雄壮的和声排山倒海。

......

统帅高举长矛,矛尖直刺苍穹!

硝烟渐散,天地间万籁俱寂。

......

满朝文武皆被这磅礴之景所震慑。

那些未曾亲历战阵的谋士。

只能从武将言谈,从典籍中揣摩战事的模样。

虽知晓沙场之上尸积如山。

终究未曾亲眼得见。

此刻却借由巨大的天幕影像。

目睹了万千将士冲杀的景象。

配以这般雄浑的战鼓,激昂的战歌。

震撼的场面冲击着这些文士。

他们激动地攥紧双拳,血脉偾张。

恍若置身铁血沙场之中。

......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当那些深陷混乱朝堂的谋士,听闻这句唱词时。

他们忆起自己初踏仕途之际。

满心家国情怀,立志要辅佐贤君。

拯救摇摇欲坠的社稷。

然而,数十载光阴流转,朝廷腐朽,佞臣横行。

国家日渐式微,他们的抱负也如梦幻泡影般消散。

有些人甚至随波逐流。

有些人因刚正不阿,而惨遭厄运。

有人念及此,不禁潸然泪下。

对天长叹:“廿载驰骋里,谁人可挡?谁人可挡啊!”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正自哀伤中的他们,听到这里。

脊梁瞬间挺得笔直!

‘何惧千劫卫家国。’

这是何等视死如归的决绝。

他们心中往昔的豪情壮志。

此刻又似在心底翻涌。

深埋心底的悲愤与不甘。

此刻仿若决堤之水般汹涌而出。

......

曾经征战沙场,目睹过战场惨烈景象的将领。

此刻,轻抚着身上的伤痕。

忆起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

忆起阵前千军,一同高举利刃!

仿佛重回了那段铁马金戈的岁月。

同时也想起有人得以生还归家。

有人却只留下一方黄土。

......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不管是身居要职的将领还是普通士卒。

当他们听到这句话。

想起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御敌的兄弟们。

想起他们的笑颜、他们的呼喊、甚至是他们的热血......

可他们却倒在了他乡的土地上。

再也无法回到故园。

史册上的寥寥数笔。

不管是凯旋,还是败北。

都诉不尽多少豪杰的血泪。

【我愿守土复开疆。】

当唱到这句时。

他们心中的斗志又猛然高涨。

边疆的狼烟,边境百姓的悲泣。

面对北方胡人在边境的烧杀抢掠。

边境的百姓只能仰仗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念及此

有些将领直接抽出佩剑。

昂首长啸:

“我愿守土复开疆,换得山河安宁!”

......

东汉明帝那会儿的时空里。

刚把今儿个的文书写完的班超,也被那遮天蔽日的天幕给勾住了魂儿。

就在这当口儿,一首雄浑悲壮、激昂慷慨的歌儿悠悠传来。

班超抬眼望向天幕画面里头。

好家伙,一片广袤无垠的战场,狼烟直上云霄,战旗猎猎作响。

一位将军跨着高头大马,稳稳立在战阵的最前头。

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不停,战马撒蹄狂奔。

班超被眼前这场景给深深震撼住了。

心里头一琢磨,要是自己也能像天幕画面里那位将军一样。

带着大军冲锋陷阵。

刹那间,只觉得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了。

心里头那股子激昂的劲儿,就跟潮水似的,一波接一波往上涌。

他正打算把自己一直藏在家里的那把长剑给掏出来。

打算挥着剑,扯着嗓子好好抒发抒发自己这股子向往。

可一扭头,瞅见自己案桌上堆得跟小山似的文书和奏章。

这才想起来,自己眼下正担着兰台令史这差事呢。

兰台令史的主要活儿,就是整理那些奏章和文书。

对好多文官来说,这可是份美差。

为啥呢?因为能近水楼台,读到朝中那些大官们的奏章。

这对文官来说,那可是相当漂亮的履历。

可对于班超来说,这事儿可太让他憋屈了,整天干这些,太枯燥乏味了。

他也想过把笔一扔,去从军打仗,可一直都没狠下心来。

但今儿个,亲眼瞧见这么一场气势恢宏、跟史诗似的战场画面。

又听到这么一首气势磅礴的后世歌曲。

班超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双手都在微微发抖。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班超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

心里头一寻思,自己生在大汉。

身为大汉子民,开疆拓土,征讨西域。

这可是刻在每一个汉人骨子里的梦想啊。

想想霍去病封狼居胥,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

卫青在龙城大获全胜,收复河套地区!

“何惜百死报家国,何惜百死报家国......”

班超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句话。

“我非得让我大汉成为万国敬仰的强国!”

“要让四方都来朝拜!”

班超当下就抄起笔墨,打算写辞呈。

投笔从戎,报效家国!

南宋高宗时空背景。

绍兴五年的仲夏时节。

六月的骄阳似火。

岳飞正坐在营帐之中,翻阅着近日的军情简报。

回想起前阵子与张浚的那场争执。

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该继续挥师北上。

张浚认为天气即将转凉,

便让诸位大将“先稳固防守,诱敌深入,再寻机反击”。

可岳飞却坚持要主动出击。

这已是岳家军的第二次北伐征程!

岳飞一想到这些,心里就烦闷不已。

觉得朝中的武将们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进攻。

而皇帝似乎也没有太强烈的北伐意愿。

但一想到我大宋的锦绣河山,想到北方沦陷的大片领土。

想到那些无法南迁的大宋百姓。

他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了。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奇异的天幕。

岳飞立刻被这一幕吸引。

他看见天幕上缓缓展开了一幅幅战场的画面。

同时,耳边响起了战鼓轰鸣的音乐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