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参观学校足球队训练的时间定在了某天下午的放学后。
对于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除去周末休息的时间,可以用来训练的时间就只有下午放学后。
在宇轩的带领下再次踏入母校,这是毕业后的第一次。
在此之前都不曾回来过。
一次都没有回来过。
并不是说有多么讨厌这所学校,只是单纯缺乏回到这里来的理由。
人长大后要忙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就不会去做那些非必要、“没有理由”的事。
又或者要在行动前先找个“理由”。
相较自己就读的时候,母校的景色早已有所变化。
最起码多了那时候所没有的足球场,尽管不是正规的11人场。
有变化的东西,那么自然也有没变的东西。
沿路前往校内足球场的校道上有不少放学朝校门口方向走的学生。
他们身上校服的款式,依然跟我们在读时的一样。
给人一股怀念和熟悉的味道。
到达球场旁,那里已经有少量学生在站着围观,其中还以女生居多。
这属实是有些出乎意料。
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球场上,没有注意到今天多了个陌生人。
而球场之内,学生们正划分成两队进行队内对抗赛。
在自己的学生时代,能在校内凑出22个人打对抗赛,那是称得上不可思议的事情。
宇轩大概是知道他们的训练内容,所以才特意把参观安排在今天,以让我了解清楚他们的整体水平。
看了十来分钟后,场面虽然不至于一面倒,但也可以明显地分辨出其中一方的实力更高。
场面占优一队的学生在体格上明显较为高大,估计是由较高年级的学生为主组成。
他们奔跑速度更快,个人技术更好,传接起来也更熟练,有好几次差点就能够破门领先,引得场边观赛的观众欢呼尖叫;而较弱的一队则一直在死守,虽然有几次有人跑出了空挡,可是其他队友似乎都没看见,所以也没能组织出有效的反击。
在禁区解围往葫芦顶的方向解、跑位的线路重叠到一起、过分仰仗自己的盘带技术结果被对手包夹起来,防线统一度低、阵型结构不够紧密、踢得不够整体、互相之间没有串联、两队的空档明明都有很多,但对这些空间的利用却不足,从细节到整体都充斥着不合理。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足球。
这时站在旁边的轩宇突然带有一股莫名的自豪感开口问:
“觉得怎么样?”
“还行吧。”
当然这是以一支普通高中足球队的水平而言。
我没有多想就这样回答他。
要是论到整体的技战术水平,那自然是不能和自己之前在俱乐部对着的那群青训梯队小鬼相提并论。
这是来这里之前就可以预见的,所以本来也并没对此抱有多大的期待,更谈不上什么失望。
“那要来这里指导一下他们吗?”
答案显而易见。
根本无需做过多考虑。
本来应该如此。
正当我准备婉拒宇轩的时候,场面一直处于被动和劣势的一队正好将球从禁区里解围出来。
球高高地弹飞到空中,眼看就要落在无人地带,一名背后号码为21号的球员却跑了过去准备把球黏下来。
这时还有一名攻方球员跑过来准备跟他争抢这个球。
这名攻方球员是后到的,他跑到那名21号球员的侧面,准备等球第一下落地再弹起来后,就用身体顶开对方,再以身高优势用头把球顶走。
然而球还没完全落地,过来抢球的对手还没完全到位,那名21号球员就提前转过身以正面面向对手,用左脚内侧把球斜向轻推一下,推到对方的背面,同时也还是自己右半身的控制范围。
球着地后只是轻微地弹了一下就没再弹起来。
21号球员马上加速摆脱那名上抢的对手,追上在地上慢慢滚动的球。
他沿着右边路向前带球推进,触了三次球,还没到中线,就向前看了一眼,前方既未有人来封堵,而刚才摆脱的对手又还没追上来,于是就向前送出一记斜直线的长距离传球。
就在这个瞬间,整场球一直维持的形势流向一下子发生了改变。
刚才得出来的看法和答案也随之有了改变。
球贴着草皮飞快地向前滚动,犹如手术刀一样将对手的防线穿透切割开,划过大半个球场,直奔大禁区角前5码左右的位置。
此时左边路的边锋正高速向前飞奔,插入到该区域。
虽然还没完全甩开对方回追的后卫,但也已经领先对方有一个身位。
门将还没来得及提前出击到这个位置,只要能顺利上脚接球,再向前推一步压到大禁区里去,就是绝佳的破门机会。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一点。
球到人到。
只是这位边锋触球的第一下,球就已经被推到了禁区边缘,离开了他的控制范围。
球还在继续向前滚。
当他的脚踏在禁区边界,想要再追上球时,球已经被对方出击的门将收入怀中。
尽管只是一次组织得很简单的快速反击攻势,最后球也没有进,但在其中确实能看到我理想足球中的雏形。
而那名送出斜直线长传的学生更是表现得如此耀眼。
“那个21号的球员叫什么名字?”
看完刚才的那次反击攻势,我忍不住侧过头去问旁边的刘宇轩。
“冯曦。他刚好是我教的学生,你要是问其他人的话我就答不上了。”
——这是个既普通又熟悉的名字。
——就跟那小子一样。
——一模一样......
——不,等一下。
“他今年读几年级?”
“高一,9月份刚进来的新生,才来了没几个星期。”
于是我开始回想起半年前那个还在俱乐部青训营跟随梯队参加青训的小子的模样。
刚才比赛一直在进行所以没有特别去留意,现在再仔细看清楚那名背后号码为21号的少年球员的脸后,可以确定不会有错,就是他。
就是那位被那些有眼无珠的青训教练所埋没的天才。
本来不抱期待的心一下子重新点燃起久违的热情和激情。
——能够在这里遇上这是上天赐予的第二次机会。
——天才不应再被埋没。
——他有能力站上更大的舞台。
——他将会是能够发光发热的球员,甚至有条件成为一面旗帜。
——不能再错过。
“喂,怎么样,到底要不要在这里教他们踢球?”
宇轩这时再一次提问。
这次无需犹豫,连一秒钟思考的时间都不需要,答案就已经立即冲口而出:
“什么时候来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