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程满是不可思议,先前那些维修师傅都不知道这表会响,自己都还没告诉他,陈海浪居然知道,看来先前应该是有接触过类似的表。
张程程思考了会,点头道:“那我就把这表交给你,别弄丢了。”
陈海浪嬉皮笑脸道:“真弄丢了,我把自己赔给你。”
张程程那叫一个无语,这人还是跟读书那会一样油嘴滑舌:“得了吧,你谁要啊。”
隔壁的赵金生见他们在那里拌嘴,看起来就跟小情侣一样,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都忍不住学女人拧起衣角来,可他们说话时,自己还真插不进去半点。
张程程看了眼陈海浪的修表店:“你什么时候学会修表的,李丞他们说,你在给人当小弟,搞什么走私。”
陈海浪撇撇嘴:“李丞那王八蛋,狗嘴巴能吐出什么象牙来,他以为很了解我,其实他懂个锤子。”
这个李丞就是他们初中的班长,也就是被陈海浪揍成猪头的那一个。
张程程尴尬笑了笑,其实她一直都很想问陈海浪当初要揍他,因为当年那件事,陈海浪直接被开除了。
可张程程始终觉得蹊跷,陈海浪这人虽不爱念书,但对同学都挺好的,先前有同学被校外的“鲈鳗”欺负,也是他带着一帮人摆平的。
可有一天,就跟发疯似的,对着班长李丞一顿拳打脚踢,直接把他打进了医院。
事后,学校二话不说,直接把他给开除了,而他家也赔了不少医药费。
张程程始终觉得这事有蹊跷,可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出口。
陈海浪上下打量着张程程,没想变化是真的大,虽没有海棠好看,可对上他们村的金凤和翠兰,那就是绝杀。
这个穿搭风格一看就是文艺女青年的那种,陈海浪看了眼隔壁的赵金生,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见陈海浪这样打量她,张程程多少觉得他有些冒犯,可心里却有些暗爽。
当年读书那会,陈海浪的眼里面只有李静,甚至都不会正眼看她,每次跟她搭话,准是让她帮忙递小纸条。
一想到这,张程程看向陈海浪时,忍不住就有一股莫名的怨气。
可就在此时,陈海浪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问道:“程程,你是不是在鲤城的外贸分局上班。”
张程程很是惊讶:“你怎么知道我的上班单位。”
“同学告诉我的。”
张程程皱着眉头,她在外贸局上班这件事,她根本就没有告诉同学,就连在同学会上,她也没跟人讲。
唯一知道她在外贸局上班的,就真就只有李丞了,因为他们两人是同一个单位的。
很显然李丞恨都恨死陈海浪了,怎么会跟他讲这种事。
张程程点头道:“当年我专科毕业后,就给分配到了外贸局。”
确定张程程在外贸局上班后,陈海浪双眼顿时发光起来,说话语气都跟着温和了不少。
这女人可得好好巴结,对陈海浪来说,修表只是积累第一桶金的过渡。
接下来,他必定会去搞那个“三来一补”,这张程程以后就是自己的财神爷。
陈好浪之所以知道她在外贸局上班,是因为前世有听同学讲过。
张程程早期在外贸局上班,后来下海经商,差不多在九十年代中就跟家里人一起移居国外了。
算是他们那个班,混得比较好的那撮人,可让陈海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前世的张程程可能是个女强人的缘故,一直都是单身未婚的,因为这件事,也曾有同学调侃过。
“海浪要不你干脆入赘,去傍富婆,看看程程要不要你。”
陈海浪也没想到,这一世见到的第一位女同学居然会是她。
跟前世的她相比,现在的张程程看起来,还挺温柔的,且有种本地女人的温婉。
按他阿嬷的话来讲,这种女人又水又听话,是非常适合娶回家。
可两人聊了几句后,就发现有些词穷,气氛略微有些尴尬,张程程也打算离开的样子。
“那我就先回去了。”
可陈海浪都知道她在外贸局上班,怎么肯就这样放她走,他看了下手表:“咱们都好多年没见,都快中午了,要不一起吃个便饭。”
隔壁的赵金生看得瞠目结舌,你小子说话都不打草稿的,这才十点半不到,就被你说成快中午了。
张程程回道:“接下来,还得赶回去上班。”
赵金生满意点点头,这才对吗,美女就应该矜持点,哪能这么快就答应他。
陈海浪接着说道:“就简单吃个米线糊,我知道这里有一家非常好吃的米线糊,说不定会对你胃口。”
赵金生暗暗吐槽道:“米线糊有啥好吃的,这年头想约妹子,就要去吃西餐。”
可让赵金生傻眼的是,这美女纠结了会,居然点头答应:“就吃个米线糊的话,我倒是可以请你吃。”
“这可是你说的啊。”
赵金生懵逼了,以他多年的情场经验,居然有点看不懂,莫非这女人对陈海浪有好感不成?
“赵哥,我出去一会,我这修表店先帮我看一下,要是有客人的话,跟他说,差不多一小时后回来。”
“好,没问题。”
赵金生虽然笑着一张脸,可心里却怒骂道:“看你妹啊,带上我行不行,把你那同学介绍给我啊。”
......
陈海浪来到旧衣街后面小巷的一家米线糊店,这家店非常简陋,甚至比陈海浪的修表店还要小,可味道却非常好,才刚靠近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米线糊香味。
就是卫生环境有些糟糕,大白天的,都能看到不远处有两三只大老鼠在那游荡,还有一大群蟑螂。
陈海浪是这家店的常客,刚到就立马喊道:“老李,一份猪肝米线糊,帮我剪一根油条下去。”
“好嘞。”
店主老李见到陈海浪带了个漂亮妹子过来,脸上不由露出惊讶的表情,暗道:“这小子,可以啊。”
看到这家米线糊店后,张程程皱着眉头,倒不是她怕老鼠,大家都那个年代过来的,怎么可能会怕老鼠和蟑螂。
而是这家店的价格怎么这么贵,她单位食堂用券的话,一碗猪肝米线糊才一毛钱,油条一根五分。
可这里居然要两毛,油条一根要一毛,她知道旧衣街这边的东西很贵,但这跟抢钱有啥区别。
陈海浪问道:“想吃什么?”
张程程皱眉思考了下:“我也跟你一样,猪肝米线糊外加一根油条。”
陈海浪笑着对店主说道:“老李,那就来两份一样,顺便再来一份海蛎煎,多放点蛋,再来一份大肠头。”
听到这话后,张程程鼓起嘴巴来,这家店最贵的,就是这两道菜了。
一份海蛎煎五毛钱,一盘卤大肠头一块,她突然很心疼自己的钱包。
全部加起来的话,差不多两块多,平常她还是请得起,可那只表的修理费就要六十块。
她的工资才五十块,要是不找家里人要点的话,下个月哪怕吃土也付不起修表钱。
张程程有些生气看着陈海浪,难怪组织总是开会批评类似陈海浪这样的个体户。
赚的是真的多,修一次就差不多要十块,一天修个五六只表,就能赚到她一个月的工钱。
难怪她那么多同事,最终都经不住诱惑,纷纷下海经商去了。
热乎乎的米线糊上来后,张程程先喝了一口汤,这家店的卫生环境是很差劲,可汤头是真的好。
一喝就知道是大骨头汤熬出来的,还有那个油条泡在汤里后,味道那叫一个香。
“好吃吧。”
陈海浪笑着说道:“这家店是贵了点,可店主从不偷工减料的,对得起这个价,他们的海蛎煎和大肠头更好吃。”
张程程还真很少碰到这么好吃的米线糊和海蛎煎,味道好的话,这两块多也算没有白花。
可就在此时,陈海浪突然来了句:“你们单位最近压力应该很大吧,三来一补的单子多嘛?”
听到这话后,张程程差点给米线糊的汤给烫到,相当惊讶看着他,这陈海浪居然知道他们单位最近压力很大,且还懂得“三来一补”。
不搞外贸的人,一般都不知道这个词的。
张程程将头发捋向耳后,随后喝了口米线糊汤。
“还行吧,就那样。”
事实上,是一点都不行,领导已经骂了他们单位好几个月了,说什么别人的外贸局都是在赚外汇,他们这边连个订单都开不出来。
且哪怕有订单,好几次都因为质量不达标,被对方给退货了。
每次见领导被骂,张程程都有些心疼他,毕竟他们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
华侨那么多,能搞免税交易的话,为什么要搞“三来一补”,一开始听同学讲,陈海浪在搞免税交易,她还是很生气的。
对她们单位来说,这些搞免税交易的,就是她们的死对头,她们单位最喜欢的就是旧衣街能立马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