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惊讶的看着徐安国,他万万没想到这名动金陵的望江楼竟是中山王府的产业。
不过转念一想之后,韩东也释然了,这么好的地段,这么高档的地方,一般的普通人肯定是把持不住的。
也只有那些位高权重的勋贵们才能得此便利,经营如此暴利的高端产业。
韩东对着徐安国也是一拜,“承蒙徐掌柜抬爱,小子受宠若惊,这首临江仙既然是望江楼上有感而发,自然也就属于望江楼。”
蒋瓛听着韩东的话,眼神里也露出了赞许之色。
夏原吉和杨士奇等看着韩东,也是如此。
而更多的普通人在看到韩东的时候,流露出来的更多的还是羡慕的神色。
韩东的这首临江仙,不管是意境还是作品的高度,都已经堪称是足以传世的神作佳篇!
像这样的佳作,很多人穷首皓经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得只言片语。
现在韩东不仅有了这篇佳作傍身,而且还得了中山王府的友谊,这简直就是羡煞旁人。
坐在角落里一直都没动的朱棣也默默的打量着韩东,他也在好奇这个韩东是何许人也。
“大师,你观此子如何?”
朱棣最终还是忍不住的看向了一旁的道衍和尚,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道衍和尚看着朱棣这样,他也微微一笑,“殿下可是动了爱才之心?”
朱棣微微摇头,“一首小词而已,纵然是写的再好,也不过是文字小道上的游戏。本王只是好奇此人怎么能引得蒋瓛为他张目撑腰。”
道衍和尚笑道:“殿下最近可听说了这样一件奇事?说是金陵城内有个自闭痴儿遇到了仙人张邋遢的点化,突然开了智慧。”
“哦?”
朱棣好奇的看着道衍和尚,“真有如此奇事?”
道衍和尚的目光也看向了韩东,他微微笑道:“这个韩东就是此奇事的主人公。贫僧这些天闲来无事在鸡鸣寺暂寄,听到了不少香客在传说此事。”
“就多留心了一些,也向寺庙里的住持和尚闲聊了一番。住持和尚证明说早些年的韩东确实是一个自闭痴儿,他的父亲韩立就曾经常为此来寺里烧香祈福。”
“现在韩东突然开智,所以传说他是遇到了仙人张邋遢的抚顶赐福的事情,也就跟着一起传开了。”
“而当今皇上又曾多次下诏寻访张邋遢仙踪而不可得,如今有了此等奇事,蒋瓛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必然是要了解情况,再向皇上禀告的。”
“因此这个时候的韩东身边会出现蒋瓛,是一点都不奇怪的。而且,我观此子的面相,确有先天痴相,现在他如常人一般,还做出了这么一首传世佳作,不得不说是福缘深厚!”
朱棣听完了道衍和尚的话后,也恍惚了起来。
他又看着道衍和尚说道:“既然皇上也关注到了他,那么本王要不要也和他接触一二?”
道衍和尚摇头道:“殿下不必如此,贫僧觉得有一人会更合适。”
“嗯?还请大师解惑。”朱棣继续看着道衍和尚,等着道衍和尚说出那个更适合的人选到底是谁。
道衍和尚道:“殿下刚刚也听到看到了,韩东的临江仙被徐安国做主买下。徐安国乃是中山王府三公子徐增寿的心腹,如果让徐三公子出面结交韩东,这不仅不会显得突兀,而且即便是引人注目,也不会有人异心他想。”
朱棣顿时大喜,“大师所言极是!增寿乃本王妻弟,自幼便与本王要好,而且增寿也喜欢这种文人墨客的风雅,韩东有了这首临江仙,相信很快就会有一个金陵才子的名头加在身上。增寿再与他结交要好,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善!”
作为众星捧月的焦点,此刻的韩东自然是望江楼中最瞩目的存在。
蒋瓛看着这一幕,也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好似韩东此刻的荣耀也有他的一半。看看以后谁还敢再说锦衣卫只是一帮残酷冷血的鹰犬爪牙?
锦衣卫里也是有文曲星的!
蒋瓛又和韩东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他就先行离开,不打扰此刻的韩东成为所有人眼中耀眼的明星了。
而且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在这里,也会让很多人放不开,影响今日望江楼诗会的情绪高涨的气氛。
蒋瓛走了之后,他也没有再做其他事情,而是径直的去到了宫中,要向朱元璋禀告了韩东的“天授之才”!
到了宫里之后,蒋瓛就以无比恭敬的姿态来到了朱元璋处理政务的乾清宫。
见到朱元璋后,蒋瓛躬身一拜,“皇上臣今日在望江楼见到了韩东。”
朱元璋只是嗯了一声,目光也没有抬起看着蒋瓛,他的注意力还在手中的奏疏上。
蒋瓛又恭敬的说道:“韩东今天在望江楼的诗会上做了一首足以传世的临江仙,成为了诗会焦点。中山王府的徐安国要出千金买下他的这首临江仙,作为望江楼的招牌。”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后,他才抬起头看着蒋瓛,“千金一首词?这个韩东有这么厉害吗?”
蒋瓛道:“臣亲眼所见,而且据臣最新了解,韩东还是解缙的学生。”
“解缙?”
朱元璋道:“他还有闲心收学生?他不是应该回江西老家了吗?”
蒋瓛道:“解缙确实已经回江西了,韩东是他离开京师之前收的学生。”
朱元璋哦了一声,“他还真是闲不住呀,离京都不忘收个学生出风头。说说韩东的千金之词吧。”
朱元璋对解缙的态度还算是爱惜的,即便是解缙写过一些让他不喜不悦的奏疏,但不可否认这些奏疏还是有一定的深度和见底的。
但可惜,解缙不懂藏锋,也不懂上意,总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这一点让朱元璋很是不爽。
所以自从解缙入了翰林之后,朱元璋都将他赶回家好几次了,其目的就是为了磨砺他的心性,让他变成一个稳重踏实的谋国之臣。
否则以他现在的个性,将来必然会因为恃才傲物,而招致祸端,使得大明痛失一块良才璞玉!
蒋瓛立刻将自己凭借记忆默写下来的临江仙,呈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上。
朱元璋随意的看了一眼,就抬手拿了起来,这首临江仙顿时也映入他的眼帘之中。
朱元璋目光一凝,随意的态度也是随即一变,他认真的默读起这首在几百年后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的全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词好词!当真是一首可以传世的绝佳好词!这个韩东不愧是被仙人抚顶开智的福缘之人。解缙算是捡到宝了!”
夸完了词后,朱元璋又抬头看着蒋瓛,“找个时间,带他到宫里,朕要仔细的看看他。”
蒋瓛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也忍不住激动起来,他急匆匆的赶到宫里,不就是为了让朱元璋惊喜吗?
现在朱元璋要见韩东,这不就说明蒋瓛猜对了圣意吗?
蒋瓛立刻拜道:“臣遵旨!”
——————
新书需要各种支持,各种数据呀。
还望走过路过的各位大老爷不吝赐教,给点票票,给点支持,多多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