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拜占庭帝国 第38章 任重道远

作者:天真的竖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9:14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这个新闻上的报道是关于美国的,上面说美国土地上涨创下历史新高,从1830年到现在,仅仅四年的时间,芝加哥地区的土地价格便上涨了两倍。

而且看趋势,土地的价格仍然在上涨,奥地利的经济学家预测在三年内,土地价格还会再次翻倍增长。

这个消息唤醒了奥托曾经的记忆,自己上一世曾经看过一条消息,从1834到1837年,芝加哥土地像是坐火箭一样上涨了64倍。

这样不自然的增长,必然是炒起来的,然后美国就在1837年发生了经济危机。

就和其他的经济危机一样,泡沫挤破之后,土地回归了原本的价值,最高峰时可以卖到1.2万美元的土地,等到了1839年只能以100美元挂牌出售。

这次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对普遍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欧洲大陆影响不大,唯一影响到的是美国和英国,因为此时两国的经济来往已经极为密切了。

想到这里,奥托直接就坐了起来,没有管吃了一惊的娜塔莎,将报道消息的报纸拿了过来,仔细的读过了一遍,然后对身边的人道:

“去将维斯特管家叫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吩咐他去做。”

下达了命令之后,奥托有一些庆幸,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报道,自己就要错过一次重要的投机机会了,只能说重生者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全面。

这份来自奥地利的报纸,上面来自美国的消息占据的版面并不大,更多的是关于各地叛军的报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奥地利境内及其周边一共发生了12次起义。

近期发生的三起都已经被镇压,一个是规模小,另一个是驻军早有提防,奥地利提前将最能打的将军分配到了最有可能爆发起义的地点。

只有在热那亚的起义,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久,奥托还在上面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朱塞佩·马志尼和朱塞佩·加里波第。

奥地利派过去镇压起义的将军居然还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就是有名的投降大王李奇。

这位奥地利的李奇将军甚至被戏称为法国人的钱袋子,曾经先后被法军及其同盟俘虏了十一次,每一次都是靠着家族的赎金回到奥地利。

可偏偏这位仁兄家产丰厚,出身好,在奥地利地位高,所以次次被法国人俘虏,居然没有被一贬到底,反倒一路升职身居高位。

作为奥地利的威尼西亚总督,手下有两万部队驻守在威尼斯城,面对没有什么组织的造反市民,居然直接命令士兵交出武器,仅保留旗帜离开城市。

这个行为更是间接葬送了奥地利海军。

当时正赶上奥地利的海军元帅意外身亡,新任命的海军元帅还没有来得及接到命令上任,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奥地利海军大部分官兵作鸟兽散。

只有一位不知名的船长带着不到一百名水手,和起义军激战五天后全部殉国。

而这也导致了热那亚的起义军,率领七艘战舰,就封锁了奥地利帝国军港利亚斯特的滑稽场面。

更关键的是奥地利在调动兵力平定了起义之后,这位李奇将军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还接掌了奥地利北方的波西米亚方面军。

看了这个废物的行为,再想起收集到的奥斯曼帝国的情报,奥托忽然有一种率领希腊军队推平奥斯曼帝国的冲动。

甚至于热那亚起义的幕后黑手在马志尼还成功的逃到了瑞士,远渡重洋前往英国寻找机会。

奥托更加关注的是参加起义的一个枪手,加里波第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未来却掀起了一次次惊涛骇浪。

这个家伙混上了一艘商船逃离,一番辗转到了南美,还参了乌拉圭的独立战争,并且立下了赫赫功勋。

功成名就的加里波第,本来正在舒舒服服享受英雄待遇的时候,乌拉圭在政治上发生了大变。

他不得不回到亚平宁半岛,在意大利地区再就业,成功的历史留名,成为了意大利的英雄。

将报纸放下,奥托又来到了客厅的一面墙面前,这上面挂着最新的世界地图。

中美洲、南美洲、非洲、东南亚、以及此时一片蛮荒的澳大利亚,全都是可以扩张的地盘。

只不过现在的希腊实在是太过于弱小,即使有这个想法也没这个能力。

然后娜塔莎就看到奥托开始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口中说的都是娜塔莎根本听不懂的语言。

“话说天下大事,久合必分,分久必合,大争之世啊……”奥托嘴里面嘀咕着,陷入了思考。

娜塔莎知道这是中文,其中一句话听起来十分熟悉,她也听奥托说过好几次,只是不懂得其中的意思,这让她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学习一下远东帝国的语言。

不知道娜塔莎心里面在想什么,此时的奥托正在思索着各国的情况,主要是工业和军事方面。

希腊刚建成了一百九十公里的铁路,与此同时,奥地利拥有30公里铁路,普鲁士铁路6公里,法国铁路150公里,英国铁路则达到了600英里(大概965公里)。

但此时意识到铁路作用的各国,都有着自己的计划,法国政府已经出台了730公里的铁路建设计划,印象中到1848年法国铁路的总长会增加至1814公里。

不过这和德意志诸国相比,就要保守的多了,除了奥地利之外的整个德意志地区的各国加起来,修筑铁路的计划居然达到了6000公里。

英国甚至批准了6000英里(约合8047公里)的铁路建设计划,到1870年英国将拥有15357英里(约合24714公里)铁路,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密集的铁路网。

倒是俄国此时还没有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只批准了几条容易修筑的路线,总长约合200公里,印象中即使到了1866年,俄国的铁路也只有可怜的1488公里。

美国人此时的铁路建设只有2000公里,但到了1850年,他们将拥有9021公里铁路。

因为财政方面的原因,奥地利只批准350公里的先期铁路建设计划,直到1848年才拥有1200公里铁路。

现在美国棉花产量占世界的85%,这也导致纺织业极为发达的英国开始寻找新的棉花产地,他们一边和埃及沟通,一边打算在印度种植棉花。

此时不包括水利织布机,英国有超过7000台蒸汽织布机,而希腊现在也只有奥托投资的纺织厂拥有八十台,加上其他企业的织布机也不过一百多台。

好在奥托成功的获得了蒸汽织布机的技术,能够独立生产最先进的蒸汽织布机,除了自己用之外,还能出售用来增加希腊的收入。

至于陆军的数量,奥地利陆军人数45万,法国50万,普鲁士20万,俄国60万,希腊则只有可怜的不到一万人。

奥地利陆军拥有全欧陆最多的火炮,数量约为1300门,其次是俄国人约为900门,法国人只有800门,普鲁士的火炮数量不足600门,英国本土的陆军因为政府一贯的不重视,只有300门火炮。

希腊陆军的火炮更是只有可怜的二十三门,还大多都是小型火炮。

海军方面,虽然请来了英国的教官,但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估计和奥斯曼帝国还在艰难重建中的海军相比都有所不如。

至于英国人就不用比了,此时欧洲所有国家的海军加在一起,估计也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英国大型轮船“阿斯南号”和“大西洋号”正在建造当中,此后他们将成为英国征服海洋的先驱。

奥托在希腊投资有造船厂,现在也只能勉强制造一些商船和渔船,至于新式的蒸汽战舰还在努力之中。

唯一让奥托稍微欣慰的是,希腊的生铁产量随着钢铁厂的投资,从一穷二白提升到了三万吨的程度。

这个数量还不到普鲁士的三分之一,法国的十分之一,也就勉强供给希腊国内修铁路和日常使用,甚至遇到了额外的需求,还需要进口。

想要让钢铁满足希腊国内的需求,只能等到钢铁厂增产之后了。

这个时候奥托也只能在心里感叹自己这个国王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